陈博:在泥土里书写青春答卷
8月8日清晨,薄雾还未散尽,咸安区向阳湖镇宝塔村的田埂上,一个年轻身影已踏着露水前行。2024年从湖北大学硕士毕业的陈博(选调生),又开始新的一天工作。在他来这里工作的一年时光里,他用一本翻旧的民情日记、一场棘手的矛盾调解、一次艰难的项目攻坚,完成了从青涩学子
8月8日清晨,薄雾还未散尽,咸安区向阳湖镇宝塔村的田埂上,一个年轻身影已踏着露水前行。2024年从湖北大学硕士毕业的陈博(选调生),又开始新的一天工作。在他来这里工作的一年时光里,他用一本翻旧的民情日记、一场棘手的矛盾调解、一次艰难的项目攻坚,完成了从青涩学子
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,助力乡村振兴,近年来,咸安区向阳湖镇广东畈村通过积极引进合作社,大力推广“一次播种两季收获”再生稻,盘活了村组农闲地、空闲地,也助力村民就业增收。
眼下正是水稻播种的好时节,向阳湖镇各村水稻种植掀起耕作热潮,与传统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耕种场景不同的是,如今水稻播种充满了科技力量。
6月5日,记者从咸安区向阳湖镇了解到,今年,该镇改变了以往传统种植模式,采取无人机“飞播”,为水稻种植插上了科技“翅膀”。
当天,该镇祝垴村450亩高粱种植基地一片繁忙。新型农民王吉站在田埂上,组织无人机与多功能拖拉机配合作业。随着无人机规划好航线腾空而起,满载的农药和肥料如细密的雨点均匀洒落,为旱地披上“营养外衣”。换上“红糯16号”高粱种后,无人机再次启航,以厘米级精确度完成飞
5月12日,在咸安区向阳湖镇祝垴村的高粱种植基地里,一场关于土地与汗水的故事正悄然上演。新农人王吉用科技耕耘梦想,智慧孕育丰收,以勤劳和汗水书写新时代的“粮”辰美景。